第77篇 九宫八风(3/4)
作品:《黄帝内经》元之主宰,居于宸极,南面而治。冬至这一天又是一岁之首,位在正北,所以与君主相应;在交春分节的这一天,气候有暴变,就预示着国相有灾患,因为相位在左,职司教化布政,而春分东临卯正,春气阳和,所以与国相相应;.太一在中宫土旺主令的时间,也就是寄居于四隅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各自交节的那些天,气候发生突变,预示国中大小官,吏有灾变。因为他们分治国中,各司其守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分治四隅与普通官吏相应;在交秋分节的这一天,气候有骤然变化,预示将军的灾患,因为将位在右,职司杀伐,而秋分西临酉正,秋气肃杀,所以与将军相应;在交夏至节的这一天,气候有剧烈变化,预示百姓们有祸患,因为夏至南临午正,阳气升发,庶物蕃盛,与操百业而生的亿万百姓相应。所谓气候有突然变化,是指太一临上述五宫的日子,出现折断树木,飞沙走石的狂风。这种气候,根据出现在不同的节气,其伤害性会反映在不同的阶层。因此,也是预测不同身份的人受病的依据。同时还应当察看风向的来路,作为预测气候正常与否的依据。凡是风来自当令的方位,比如说时值冬至,位临子方,气候以阴寒为特点,应当以北风凛冽为顺;时交春分,位临卯方,天气温和,应当以东风拂煦为顺;时交夏至,位临午方,天气炎热,应当以南风烘熔为顺;时交秋分,位临酉方,天气清凉,应当以西风萧肃为顺。这样的正位之风,又叫做实风,主生长,养育万物,反之,如果风从当令相对的方位而来,出现与季节相抵触的气候,叫虚风。它能够伤人致病,主摧残,危害万物。平时应密切注视这种异常气候,谨慎地加以预防。所以那些对养生之道素有高度修养的人,时刻防避四时不正之气,免受它的危害,就像躲避箭矢礓石一样,从而使外邪不能内侵,保证机体健康,就是这个道理。
风从南方来,名日大弱风[1],其伤人也,内舍于心,外在于脉,气主热。风从西南方来,名日谋风[2],其伤人也,内舍于脾,外在于肌,其气主为弱。风从西方来,名日刚风[3],其伤人也,内舍于肺,外在于皮肤,其气主为燥。风从西爿匕方来,名日折风[4],其伤人也,内舍于小肠,外在于手太阳脉,脉绝则溢,脉闭则结不通,善暴死。风从北方来,名日大刚风[5],其伤人也,内舍于肾,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,其气主为寒也。风从东北方来,名日凶风[6],其伤人也,内舍于大肠,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。风从东方来,名日婴儿风[7]川,其伤人也,内舍于肝,外在于筋纽,其气主为身湿。风从东南方来,名日弱风[8],其伤人也,内舍于胃,外在肌肉,其气主体重。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,乃能病人。三虚相搏,则为暴病卒死。两实一虚,病则为淋露寒热。犯其两湿之地,则为痿。故圣人避风,如避矢石焉。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,则为击仆偏枯矣。
【提要】本段论述了八方之虚风对人体的伤害情况,简述了虚人中虚风病情严重,并教导人们谨防虚风侵袭人体。
【注释】
[1]大弱风南风离火宫,热盛则风至必微,故称大弱风。其在人以火脏应之,内应心,外在脉。
[2]谋风西南方坤土宫之风,阴气方生,阳气尤盛,阴阳去就,若有所议,故称谋风,其在人一土脏应之。
[3]刚风西方兑金宫之风,金气刚劲故称刚风,其在人以金脏应之。
[4]折风西北方乾金宫之风,金主折伤,故称折风。
[5]大刚风北方坎水宫之风,气寒则风烈,故称大刚风,其在人以水脏应之。
[6]凶风东北方艮土宫之风,阴气未退,阳气未盛,故称凶风。
[7]婴儿风东方震木宫之风,东应春,万物始生,故称婴儿风,其在人以木脏应之。
[8]弱风东南巽木宫之风,气暖而风柔,故称弱风,东南湿盛,湿气侮土,故其在人内伤于胃腑,外主肌肉身重。
【白话解】太一位居于天极中央,成为定向的中心坐标,根据斗星旋转的指向,以中宫巡临八宫,从而定八风的方位,来推测气候的正常与异常。从南方来的风,名叫大弱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入于心,外在于血脉,因属于南方火热之邪,所以其气主热证。从西南方来的风,名叫谋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入于脾,外则在于肌肉。脾为后天之本,所以其气主虚性病证。从西方来的风,名叫刚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入于肺,外则留于皮肤之间,由于西方属金,风性刚烈,所以其气主燥性病证。从西北方来的风,名叫折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入小肠,外在于手太阳经脉。如果脉气竭绝,说明疾病恶化而深陷扩散;如果其脉气闭塞,气机聚结不通,往往会形成猝然死亡。从北方来的风,名叫大刚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入于肾,外在于骨骼和肩背的膂筋部;因为北风阴寒至盛,遏伤肾阳,所以其气主寒性病证。从东北方来的风,名叫凶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人大肠,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体关节。从东方来的风,名叫婴儿风,它伤害到人体,内可侵入于肝,外在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黄帝内经 最新章节第77篇 九宫八风,网址:https://www.xsdd.net/49/49027/1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