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篇 九宫八风(2/4)
作品:《黄帝内经》应;正东的仓门宫,与大地的震位对应;东南的阴洛宫,与大地的巽位对应;正南的上天宫,与大地的离位对应;西南的玄委宫,与大地的坤位对应;正西的仓果宫,与大地的兑位对应;西北的新洛宫,与大地的乾位对应。
另外谈一下≈qu;月建≈qu;。所谓月建,实质上与≈qu;八宫≈qu;的意义一致,八宫是把围绕北极星周围分为八个区域,一年分八个时段,每个时段含三个节气。而月建是分十二个区域,时间则依一年十二个月计算,每个月含两个节气。在按十二地支依次排列,十一月建子,是指斗柄指向子位,时值冬至,十二月建丑,正月建寅等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如果以北斗星天象计时,应面北定位,十二地支所主的方位,依逆时针方向旋转。如果以太阳和二十八宿天象计时,应面南定位,十二地支所主方位则以顺时针方向旋转,这是不难理解的。
【原文】太一常以冬至之日,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,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,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,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,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,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,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,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,明日复居叶蛰之宫,日冬至矣。太一日游,以冬至之日,居叶蛰之宫,数所在,日从一处,至九日,复返于一,常如是无已,终而复始。
【提要】本段主要讲太一移居九宫的顺序以及相应的日期。
【白话解】北极星位于天极的正中,成为测定方位的中心坐标,北斗星围绕它旋转,是标定方向位置的指针,一年之内由东向西依次移行。在冬至这一天,斗柄指向正北方的叶蛰宫,并在这个区域运行四十六天,历经冬至、小寒、大寒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立春节,就开始移居东北方的天留宫,在这区间运行四十六天,历经立春、雨水、惊蛰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春分节,开始移居正东方的仓门宫,在这个区间运行四十六天,历经春分、清明、谷雨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立夏,移居东南方的阴洛官,在这个区间运行四十五天,历经立夏、小满、芒种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夏至节,开始移居正南方的上天宫,在此区间运行四十六天,历经夏至、小暑、大暑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立秋节,开始移居西南方的玄委宫,在此区间运行四十六天,历经立秋、处暑、白露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秋分节,开始移居正西方的仓果宫,在此区间运行四十六天,历经秋分、寒露、霜降三个节气;期满后的下一天,时交立冬节,开始移居西北方的新洛宫,在此区间运行四十五天,历经立冬、小雪、大雪三个节气。期满后的下一天,北斗重新游回叶蛰宫,就又到了冬至日,历经三百六十六日(闰)回归年周期,这就是所谓的≈qu;太一游宫≈qu;。
太一日复一口地游历九宫的规律,是以冬至这一天,斗纲十一月建子,临于正北方的叶蛰宫,在八卦中属于一数的坎位,这时阴气已极,天阳萌生,以此作为起点,来推算其逐日所在之处,其规律是从开始必属于一数的坎位出发,在各个方位依次游行了九天,最后仍回复到属于一数的坎位。经常像这样循环不休,终而复始地轮转着。
【原文】太一移日,天必应之以风雨,以其日风雨则吉,岁美民安少病矣,先之则多雨,后之则多汗[1]。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,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,占在相;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,占在吏;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,占在将;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,占在百姓。所谓有变者,太一居五宫之日,病风折树木,扬沙石。各以其所主占贵贱[2]。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。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[3],主生,长养万物。从其冲后来为虚风,伤人者也,主杀主害者。谨候虚风而避之,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,如避矢石然,邪弗能害,此之谓也。
【提要】本段首先论述了太一在交节之时必引起气候的变化,从交节前后风雨出现的迟早,可推算气候的顺逆以及其对社会的危害;其次指出风有虚实,并告诫人们谨防虚风。
【注释】
[1]汗应当作≈qu;旱≈qu;为是。
[2]贵贱指上文君、相、吏、将、百姓而言。
[3]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所居之乡,是指太一所据之所。在每一季节所出现当令的风雨为实风,如春生东风,夏为南风,主生主长。
[4]从其冲后来为虚风凡是从节气所居方位的对方刮来的风叫做虚风,如冬至刮南风,夏至刮北风,主杀。
【白话解】
太一从一宫转向下一宫的第一天,也就是每逢交节的日子,必有风雨出现,如果当天和风细雨,是吉祥的象征。因为这样风调雨顺的年景,必然谷物丰收,禽畜兴旺,人民安居乐业,很少有疾病的发生。假若风雨出现在交节之前,就预示这一年多风多雨,发生洪涝灾害。反之,如果风雨出现在交节之后,就预示着少雨而干旱。太一临叶蛰宫,时交冬至营曲二寺鲁膀由九咀古盎触亦,古稀杀饕丽置酌茱湘罔为太一是天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黄帝内经 最新章节第77篇 九宫八风,网址:https://www.xsdd.net/49/49027/166.html